在華為因遭受巨大外部壓力而受到全民關注的同時,華為的創新能力更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憑借華為P30 pro手機的50倍放大拍照功能,華為做到了讓外國人排隊買中國手機;憑借超前的海思項目和鴻蒙項目,華為在歐美合作伙伴停止供貨的情況下,拿出了早有準備的芯片和自研操作系統。 華為的鎮定、不懼,源于根植于華為的創新意識。 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不需多言,開發新的產品、升級新的技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可以說企業的生存發展始終離不開創新。隨著技術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企業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 那么,普通人能擁有創新思維嗎?如果現在不具備創新思維,未來該怎么辦?創新思維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嗎? 答案是:可以。本書作者不僅認為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而且提出了多種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并附上行動手冊。只要按照行動手冊操作,就能擁有創新思維。
常規思維與創新思維
常規思維之所以冠以常規二字,是因為它的主要特點是:習慣性、單向性和邏輯性。 習慣性是一種思維定勢,一提到思維定勢,很多人往往認為它是思維障礙,這是片面的。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行為 90% 以上都是依賴于思維定勢思考的結果。換句話說,這種思維的習慣性既可能成為我們良好的“助手”,幫我們養成正確的行為,也可能成為我們最壞的“敵人”,把我們的思維拖入特定的陷阱。 其次,常規思維具有單向性。 大家都知道,屋外漂亮的蝴蝶可以很容易地從敞開的窗戶飛進屋里,但它卻無法順利地飛出去。在屋中時,它會驚慌失措地一圈又一圈飛舞,左撞右沖地努力,卻始終不能飛出房間。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它? 原來,蝴蝶有個特點,只要進入建筑物中,它總是往房間的高處飛,大概以為出口都在最高處。其實低一點點就是窗口。蝴蝶被困的原因正是它這樣的單向思維—它總不肯往低處飛,寧肯耗盡力氣后跌落在地板上。 單向性思維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條道走到黑”“一棵樹上吊死”,特指思維比較僵硬化,不夠靈活。 邏輯性也是常規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邏輯思維是一種基本的、很重要的思維方式,所有創新的想法和火花最后都要通過邏輯思維成為一種可以準確表達的、可執行的東西。 了解了常規思維的特點之后,再來了解創新思維的特點就很容易了。創新思維的三個主要特點就是:多向性、非定勢性和非邏輯性。 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一起做設計新式鞋的練習。打破常規思維,體現創新思維的三個特點后,我們得出以下設想: (1)鞋可以吃; (2)鞋可以說話; (3)鞋可以掃地; (4)鞋可以指示方向; (5)鞋一磨就破。 鞋怎么可以吃呢?簡直荒唐,完全不合邏輯嘛! 不過請記住,千萬不要輕易否定任何創新的設想! (1)鞋可以吃。難道非用嘴吃嗎?可以用腳“吃”呀,在鞋內加些藥物,通過腳的吸收,治療高血壓、關節炎、胃病等。可設計多種“醫療鞋”。 (2)鞋會說話。完全可以做到,設計一種穿鞋時能播放聲音的鞋,小孩子一定喜歡它。 (3)鞋可以掃地。設計一種帶靜電的鞋,可以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的灰塵吸走。現在已經有了可以清潔地板的拖鞋。 (4)鞋可以指示方向。在鞋上裝上指南針,隨意調到所選擇的方向,方向一旦偏離,鞋就會自動發出警報。 (5)鞋一磨就破。設計一次性鞋,價格便宜,穿一星期就可以扔,可經常更換鞋的樣式和顏色。 多向性表現在遇到問題時不是一味地進行單方向探索,而是從多角度、多渠道、多因素方面去考慮問題。 非定勢性則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比如,元宵除了可以是乒乓球大小之外,還可以是彈球大小的;除了是白色的之外,還可以是彩色的。 非邏輯性則是創新思維和常規思維的重要區別。但凡創新思維都是多多少少不符合一般邏輯的,都是超出常人思想的,大多可能會不被主流思維所接受。 縱觀歷史,不論是政治上的(各種變法、新政等)還是科學上的(各種學說、觀點等),大都是很多年后才被普遍接受,才被證明其先進性和合理性的。 購書鏈接:https://item.jd.com/49491027741.html |
GMT+8, 2019-12-13 05:04 , Processed in 1.0943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19 www.anywvk.tw